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

民歌的衰敗




台灣民歌運動沒落的原因可分列如下:
政治氣氛轉變
台灣政治氣氛轉變是校園民歌運動沒落的主要因素。1980年代末期起,隨著政治上的開放黨禁、解嚴與本土化運動興起,台灣的大學與知識界氣氛轉向批判中國文化霸權、爭論鄉土文學與中華文化異同,「校園民歌」中隱藏的中國風格與單純清新的文學氣息,與新興的回歸台灣本土草根文化的號召格格不入。「校園民歌」甚至被認為不再是自己的歌,而被部分藝文與政界人士視為是遠離群眾、風花雪月與政治上保守意識、代表北京話與外來政權殖民、外省人文化的一種象徵。校園「民」歌的正當性基礎從自己的基地--台灣的大學校園開始瓦解,支持者流失,遂漸式微。隨之而起來是1990年代中期起,台灣另一階段流行音樂發展。
社會商業化、現代化的進展


此趨勢使「校園民歌」的經濟與社會環境開始改變,唱片業者以獲利為導向,美歐影音產品大舉進入台灣,「校園民歌」單薄的技術水平和樸素的內容變得難以與時代和市場趨勢相搭配,各唱片公司以大資本的商業行銷手法包裝流行歌手傾銷市場。商業化趨勢也使大學校園早期的社會文藝孤島地位被分割瓦解,所謂「校園」民歌的最後基地--大學校園也不復存在,甚至台灣本土化運動也無法接收「校園民歌」退潮後的校園市場,而必須從新興的小眾場域(pub、社運活動、地方政府舉辦的音樂節活動等)出發,抵抗商業化與市場或的衝擊。1982年金韻獎停辦,海山唱片結束營業,預示了校園民歌運動沒落的命運。1990年代以後,以林強、陳明章、陳昇等人為代表的台灣新歌謠曾一度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。但未久即被商品拜物教的日韓偶像生產模式潮流所淹沒。
民歌作者與演唱者的星散與精神傳承


基於前述政治、社會原因與個人的生涯規劃,校園民歌運動的主要人物、歌手畢業後出國深造、服兵役造成了人才斷層,音樂風格後繼無人。若干知名民歌手如侯德健、齊豫、羅大佑等轉赴香港與大陸發展,少數歌手與作者投入新的商業化音樂和綜藝事業,擔任主持、選秀評審(如黃韻玲)的工作。多數人則完全終止創作和演出,轉入廣播界(如鄭怡)、宗教媒體(如殷正洋),甚至移民海外而銷聲匿跡,台灣「校園民歌」運動的時代遂全面結束。時至今日,「校園民歌」成為台灣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期出生人士懷舊的象徵,並留存於KTV與懷舊的中低價音像製品市場中。


不同於台灣因政治紛圍改變,產生本土化的音樂潮流,在東南亞各國如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印尼等華人聚居地,台灣的「校園民歌」仍受到歡迎。「校園民歌」與部份演唱者於1980年代中後加入中國大陸市場,對其華語歌曲的發展也留下深刻影響。除此之外,中視2009年八點檔連續劇光陰的故事裡亦使用校園民歌作為配樂。日韓改編國、粵浪潮 踏入1984年,日韓改編國粵熱潮因譚詠麟的《愛在深秋》而不斷冒起,令更多港台及大陸歌手乘機仿效;再加上85至87年間,大量充滿情慾的粵語作品充斥香港樂壇,結果導致校園民歌風氣於88年起進入完全沒落之狀態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(資料來源 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A0%A1%E5%9C%92%E6%B0%91%E6%AD%8C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